近年来,为了更好地发挥电教远教职能作用,广德市积极探索党员远程教育管理新模式,通过聚焦阵地标准化建设、丰富学习内容和注重学用转化三个方面,不断激发远程教育新活力,推动党员电教远教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实施阵地“标准化”提升工程,筑牢党员教育“红色矩阵”,提升党员教育“软实力”。把远程教育作为培养锻炼党员,推进组织振兴的重要阵地。夯实基础,强化阵地建设,按照“应建尽建”原则,推进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,实现基层党员远程教育全覆盖。按照站点建设“五有”标准即:有阵地、有人员、有制度、有设备、有活动,合理配置电脑、电视机、投影仪、桌椅等配套设施,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学用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。选优配强,完善队伍建设。要求每个终端站点至少配一名站点管理员和播放员,实行AB岗制度,从选调生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后备干部等人员中择优选出政治素质高、敬业精神强、服务意识明确的人员担任站点管理员,明确岗位职责,共同做好站点工作。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,确保人人都会设置远教节目播放计划、整理有关档案资料、播放设备维护等工作。强化管理,严格落实制度,抓实“远教一刻钟”,建立站点设备管理、学习收看、学习讨论、信息反馈等多项制度,使各站点学用工作有章可循,规范运作。定期开展座谈会,面对面征询站点学用情况,及时收集和解决存在问题,认真总结问题,提炼经验做法,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工作管理水平。
构建内容“多元化”教育体系,激活理论学习“一池春水”,提升党员教育“向心力”。以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,突出“因人施教、因时施教”,科学设置教学内容。着重开展党性教育,结合“红色影视播放月”“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活动”“安徽党员大课堂”等主题播放活动,组织党员集中观看《用生命谱写誓言》《忠诚》《老兵的日记》等节目,通过现场谈感悟、说体会、做承诺,引导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、树立实干担当。充实教育资源“库存”,持续深化“党课开讲啦”活动,精心选题,围绕红色历史、先锋模范、典型经验等,着力推出《逐梦蓝天 薪火相传》《先忧后乐 清廉传世》等一批内容实、形式活、受众广的优质党课资源,并在广德先锋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《桐汭先锋》电视栏目开设专栏分期展播微党课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,学习身边榜样。用好远教示范基地,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,在“集中学习日”组织党员赴箐箐庄园、杨滩镇金龙山葛业、卢村乡先雨农业等党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观摩学习,通过开展体验式、全景式、沉浸式现场教学培训,帮助党员群众开拓视野,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打造学用“实效化”转化链条,释放乡村振兴“红色动能”,提升服务发展“支撑力”。聚焦产业发展社会服务,按照“学出效果,用出效益”目标。坚持以学习促实干,定期分领域分批次举办万名党员集中轮训、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培训班,积极为党员搭建“实干为民”实践平台,组织党员深入基层、联系群众,引导党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参与基层治理、开展结对帮扶等方面发挥作用。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清扫、义务理发、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。探索远教直播助农,充分发挥远教信息化优势,推广使用“远教助农”线上学用示范基地载体,创新“村集体经济+直播”模式,先后建成“书记小铺”电商直播间、“青创电商直播基地”,通过组建以村级党组织书记、党员干部为主体的主播团,开展线上直播销售茶叶、笋干等广德特色农副产品,助力农户增收致富。聚焦党员实际需求,按照“干什么学什么、缺什么教什么”的思路,打造农村“田间课堂”,通过邀请农技专家、科技特派员、种养能手等专业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水稻种植、蔬菜种植、畜牧养殖等种养殖知识普及教学,为广大农村党员“补钙强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