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/ 党建综合

广德市:“四措并举”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
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16:54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251 字体:

近年来,广德市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关键,围绕村级后备干部“选、育、管、用”四个方面重点下功夫,着力打造过硬村级后备干部队伍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  拓宽渠道“选”,筑好后备干部“蓄水池”。坚持“德才并重、优中选优”原则,制定《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实施方案》,定期通过镇级先锋网、微信公众号、公开栏等面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,按照公平、公正原则,设置笔试、面试、考察、体检、公示等程序,把理想信念坚定,思想政治素质好,热爱“三农”工作的人才充实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。挖掘本土人才,紧盯人才缺口,发挥网格员作用,通过实地走访、电话、微信等方式,将本土农村致富能手、返乡创业青年、退役军人、返乡大学生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,为村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扩大选人视野,结合后备干部年龄结构、知识层次等现状,通过组织推荐、群众举荐、个人自荐等方式确定村级后备干部人选,实现后备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“双优化。
  精准施策“育”,夯实后备干部“基本功”。实施能力提升工程,将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。开展红色教育,充分发挥辖区内革命遗址遗迹、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优势,组织后备干部参观学习,引导后备干部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。注重业务学习,按照“缺什么,补什么”的原则,通过定期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专题培训班、交流座谈会等,重点学习基层党建、环境治理、矛盾调解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,提升基层业务能力。落实“传帮带”,制定培养计划,充分发挥由包村领导、驻村干部、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开展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帮带,从思想上、工作上和业务上手把手传经验、面对面教方法,帮助后备力量提升素质、增长见识、快速成长。
  健全机制“管”,搭建后备干部“成才梯”。按照“从严管理、动态调整”的原则。严格落实“一人一档、一村一册、一镇一库”的原则,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纪实档案,对文化程度、政治面貌、培训情况、业务能力、工作作风等方面建立工作台账,实行动态管理,督促后备干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,增强为民服务本领。开展谈心谈话,安排包村人员每月与后备干部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,要求认真听取后备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汇报,了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意见建议,帮助他们克服困难,尽快胜任村级工作。强化工作作风,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意识,围绕“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”等方面,结合日常调研和民主评议等,对政治立场不坚定、群众认可度不高的人选不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;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,优先推荐入党,在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动态调整时选进村“两委”班子。
  科学规范“用”,激发后备干部“新引擎”。搭建干事创业平台,采取多岗位锻炼、顶岗锻炼等方式进行,为村级后备干部搭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,尤其是把基层党建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贯穿于村级后备干部成长的各个环节,实现每名后备干部落实一个以上锻炼岗位,提升后备干部村级事业业务能力。坚持一线实践锻炼,结合后备干部专业特长、工作经历、个人意愿等,推荐后备干部到矛盾纠纷化解、安置征迁等一线岗位实践锻炼,交任务、压担子,确保有所学、有所为、有所获。注重边培养边使用,引导后备干部积极参加村内“三会一课”“党员固定活动日”“村民议事会”等活动,全面了解村级事务,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