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进一步强化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效,广德市常态化开展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,念好“一”字诀,从主题确定、资源利用、形式创新到保障强化等多方面发力,切实助推农村党员冬训春训提质增效。
聚焦“一”个主题,让冬训春训方向“明”起来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,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,确保冬训春训工作靶向精准、重点突出。紧扣时代脉搏与农村发展实际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,明确学习主题,为农村党员的学习和实践指明方向。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“三农” 工作的重要论述,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。开展专题讲座,引导农村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作表率、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打头阵,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
用好“一”批资源,让冬训春训内容“活”起来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资源,丰富冬训春训内容,让党员们在多元的学习中汲取养分。一方面,整合理论资源,将党的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相结合。邀请党校教师、理论专家授课,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、驻村第一书记等结合工作实践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党员讲解理论知识。另一方面,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先进典型资源。利用本地的红色革命遗址、纪念馆等开展现场教学,让党员们在实地参观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。同时,邀请本地的优秀党员、致富能手、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分享经验和事迹。激发其他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。此外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整合网络课程、微视频等资源,通过各级先锋网站、先锋视频号、“安徽党员大课堂”等线上平台供党员自主学习,打破时空壁垒,丰富学习内容。
创新“一”次形式,让冬训春训氛围“热”起来。打破传统的“台上讲、台下听”的单一模式,探索“沉浸式”“互动式”“体验式”教学新路径,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、更聚人气。开设“田间课堂”,开展体验式教学,组织党员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实训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,开设种植养殖、合作经营、农村电子商务等增收致富课程。开展互动式教学,设置讨论环节,围绕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,如农村土地流转、集体经济发展等,组织党员进行讨论交流,鼓励党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,激发党员的思维活力。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教学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等发布学习资料,开设线上讨论群,打造“指尖课堂”,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,切实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中干、在干中学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强化“一”套保障,让冬训春训成效“实”起来。形成组织部门统一领导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、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,细化目标任务,明确时间节点,确保培训工作有序推进。要充分利用乡镇党校、党员活动室、党群服务中心、实训基地等场所,选优配强师资力量,组建由党校教师、领导干部、业务骨干、先进典型等组成的多元化师资队伍,确保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。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确保培训质量。注重成果转化,建立"培训+实践+考核"闭环机制,组织参训干部开展实践活动,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。通过健全制度保障、强化过程管理、注重结果运用,确保冬训春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,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,为事业发展蓄势聚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