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广德市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体系,强化党员队伍建设,积极探索建立“三档四型五域”党员队伍分类精细化管理机制,实行党员量化积分和“红黄榜”管理。通过对党员进行公平、理性、有效的量化评估,有效激发党员创先争优、干事创业的热情,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,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。
“量体裁衣”让党员管理由“虚”转“实”。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、党员的特点和实际,明确每个领域党员标准,将党员按照农村、城市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、机关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五个领域,根据党员身份类别,进行分域分类管理。在党员“红黄榜”量化积分管理的内容设置上,结合组织生活、重点工作、作风转变、作用发挥等方面量化积分具体内容,细分为通用标准、领域标准、选用标准和加分项,总分为100分。其中,通用标准占70分,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制定,围绕党员日常管理、培养教育、发挥作用、监督处置4个方面设置;领域标准占20分,由各基层党(工)委根据党员所属类型,立足岗位实际,围绕中心服务大局、联系服务群众、履职尽责等方面设置;选用标准和加分项占10分,由各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,根据不同类别党员特点,分类制定具体积分标准,充分体现“党员合格不合格,群众说了算”这一价值取向。实现党员管理能对照、可量化、可评价,推动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从“虚”到“实”,融入各个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、监督、管理中去。
“动态跟进”让党员管理由“静”化“动”。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实施,以一季度为一个积分小周期,一年为一个积分大周期。按照“实时登记、季度汇总、半年公榜、年终总评”的方式进行管理。一个积分大周期结束后,重新开始新一轮积分。一是年初修改确定积分项目。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明确的积分内容,结合支部实际和年度工作任务,细化、量化积分管理项目。二是每月实时登记积分。利用每月“党员固定活动日”,党支部初审并登记党员上月积分。三是半年上榜反馈公示。党支部对每名党员半年来积分事项和分值进行汇总、审核、反馈、公示,积分累计达到和超过98分的党员上“红榜”,积分低于60分或违反一项规定项目的党员上“黄榜”。四是年底开展综合评定。每年底党支部对党员全年上榜情况进行汇总,年度上过“红榜”且未上过“黄榜”的党员定为先锋模范档,教育管理重在提升能力素质;年度未上过榜或同时上过“红榜”“黄榜”的党员定为晋位争先档,教育管理重在加强政治引领;年度上过“黄榜”且未上过“红榜”的党员定为后进提升档,教育管理重在定期督促提醒。党员年度积分定档情况作为评定等次的重要依据。
“激励鞭策”让党员管理由“浅”入“深”。各党支部将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作为日常教育、管理、监督党员的重要手段,将管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,定期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。对积分靠前、被评为“先锋模范”的党员,优先作为上级党组织评先评优的推荐对象,优先在挂职锻炼、岗位培训等方面给予安排,优先进入党组织书记、党小组长、村民组长、红色楼道长等人选储备库;对积分较好、被评为“晋位争先”的党员,要鼓励其向“先锋模范”党员看齐,进一步增强党性、改进提升,提升党员的组织归属感,让党内组织生活更加具有吸引力;对积分落后、被评为“后进提升”的党员,要进行重点联系指导,帮助党员分析原因,明确整改措施,扎实做好帮扶转化工作,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、服务带动作用。